当前位置 首页建筑古建筑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3)

时间:2019-04-08 09:46:59 来源:www.culturenews.cn 编辑:小沐 阅读:手机版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小青滩屈原祠山墙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小青滩屈原祠内明代屈原石雕

凉风垭屈原庙

  凉风垭屈原庙,位于秭归县水田坝乡凉风垭,初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前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建,取屈原《楚辞·渔父》中的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改名为“独醒寺”。

照面井

  照面井,始建年代不详,位于爱国诗人屈原诞生地秭归县乐平里香炉坪伏虎山西坡。

  照面井由银灰色龙骨石砌成,井口直径80厘米,井深60厘米。井水冬暖夏凉,供当地人生活饮用。传说屈原小时候常用井水照面,以正衣冠。清咸丰十年(1860年),人们重修此井,在井边树了一块碑,正中镌刻“照面井”三个楷体大字。大字两边还有几行小字:“予白遐迩人等,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顿,以后切勿荒秽。倘有故违,定遭天谴,此株青树,永世不得砍伐。三闾阖坛弟子同修,皇清咸丰十年七月十二日立”。碑石左右长着一株四季长青的青树和一株阔叶浓荫的柞树,它们向古井倾斜,相并耸立,就像两个威风凛凛的卫士日夜守卫着屈公遗井。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秭归县乐平里照面井

新滩古井

  新滩古井,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始建年代不详。

  古井,为平行箱式构造,平面宽2.3米、深2.4米、高2.6米,蓄水深0.7米。井周围用石块垒砌,井前是石板铺墁的小道,井口外是一条石台阶,两旁立有石墩。这口离江渎庙不远的古井,泉水冬暖夏凉,远近闻名。自古以来,这眼泉便是新滩南岸居民的饮用水。

  南宋诗人陆游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记》就有过此泉记载:“十三日。舟上新滩,由南岸上。……游江渎北庙,庙正临龙门。其下石罅中,有温泉,浅而不涸,一村赖之。妇人汲水,皆背负一全木盎,长二尺,下有三尺,至泉旁,以杓挹水,及八分,即倒坐旁石,束盎背上而去。”当地居民这种背水习俗,一直从古代保持到现在。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归州官井

  归州官井,清代建筑,位于秭归县归州古城内。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知州李炘修建了两条石枧(即石槽上覆盖石板,相当于石管)引水入归州城供居民饮用。据《归州志》中《修秭归石枧引泉记》所述,这两泉“卧牛垭一源由将军堡逶迤入城,浮于泮池,以达于太平池”,“磨刀溪一源由分水岭逶迤入城,注于官井”。若干年后,太平池不知何时消失,官井之水长期是归州人的饮用水源。官井实际是个大蓄水地,周围全部是青石加石灰浆砌筑,深约数米,面积约20多平方米。归州古城拆迁之时,官井之水仍可饮用。

太坪文笔塔

  文笔塔,清代建筑,位于秭归县两河口太坪乡红石垴。

  太坪文笔塔由太坪人清代贡生谭正班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修建。文笔塔呈笔状,故而当地人称“一只笔”。塔基石由青石精凿而成,塔身由青砖石灰浆砌筑,呈八棱形。塔体笔柱方圆2丈余,高6丈4尺;笔尖用石料精制,高4尺余,重500斤左右。笔柱镌有“魁星点斗”四个大字,下端嵌有石碑一块。石碑上记述谭正班训诫后世子孙要诗礼传家、兴教办学的文字,大意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文笔塔于1958年拆毁。1980年,政府在文笔塔旧址处建了一所初中,名“一支笔初级中学”。

泄滩文笔塔

  泄滩文笔塔,清代建筑,位于秭归县泄滩乡向家河村。

  泄滩文笔塔由泄滩乡民捐资修建。光绪年间,泄滩向家河人向教之考取秀才,乡民鼓舞,向氏族人集资修建文笔塔,以示庆贺。此塔基座为青石墩,塔身用青砖砌筑六层,高二丈余。塔身每层六楞,飞檐翘角。

  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文笔塔被拆毁。

宝善塔

  宝善塔,位于秭归县茅坪河口西边的陈家冲,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52年),又名古桃源宝塔。

  此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高约19.3米。塔身为青砖三合泥结构,底层有门,可以沿旋梯式阶梯从下通上塔顶。塔角上吊有铜铃,风吹有声。塔前原有一石碑,虽风蚀斑驳,仍可辨出上面字迹“古桃源宝塔 陈姓、黎姓修建于清同治三年。”由于修建此塔,当地又叫宝塔河。

  修建此塔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风水说,此塔是用来改善风水。发源于长阳牛角尖的茅坪河,穿过四溪、陈家坝,与庙沟下来的溪流在河口汇合后流向九里庙。山洪暴发时,河水冲毁农田与房舍,时有扰民。当地百姓,为镇河妖,让河水灌溉农田,多作善事,于民有益,乡民们捐资在河口建塔。第二种说法是行善说,佛家劝人行善,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建此塔树立宏观巨筑,鼓励人们行善。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秭归县茅坪河口宝善塔

流来观

  流来观,位于秭归县青干河汇入长江口的沙镇溪流来峰上。同治版《归州志·山川》:“沙镇溪,州西十里,溪口突出一峰。相传西蜀有佛一尊,流来至此,瀠洄不去。土人建观峰顶,因名流来观。”流来观,又名真武观、上真观、金山寺,远在唐朝之前,这里便有寺观。流来观究竟始建于何时,史书、地方志均无记载。据明末荆南道陈再善《重修流来观碑记》上言,此观至迟建于明代,曾经是“烟火腾雾,鸡犬相闻;钟鼓四达,香火称盛”的热闹去处。

  流来观有东南西北中五个殿,正殿祀真武帝,东西各有一镇江王爷殿,另有灵官殿。东西两个镇江王爷殿,东殿面向下游(湖北方向),西殿面向上游(四川方向)。据传此二殿由湖北船家与四川船家分别捐资建造,以求镇江王爷保佑各自行船平安。观前有狮子坪,下有石阶112步。四周古木参天,四季苍翠,绿荫如盖。

  此观于1935年曾作私立西陵中学校舍,抗战时作为临时物资中转站,解放后作国营粮食仓库。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流来观

TAG标签: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