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建筑古建筑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8)

时间:2019-04-08 09:46:59 来源:www.culturenews.cn 编辑:小沐 阅读:手机版

鸳鸯桥

  鸳鸯桥,明代古桥,位于秭归县泄滩境内蟒蛇寨西一千米处的梯子沟。

  鸳鸯桥,得名于桥拱材料一半是青石,一半是青砖。用不同材料筑桥,比较少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说法,古桥原是砖拱桥,年久坍塌,后来修桥者没有了原青砖,就用石头重砌,形成砖石共存的现象;第二种说法,建桥时正是洪水季节,工期紧,任务重,原准备的青砖不够用了,就加上青石取代,形成砖石共存。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鸳鸯桥

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清代建筑,位于秭归县香溪河畔王家坝。

  王氏宗祠面朝东北,布局呈“日”字形,平面两进四合院,垂直布列。宗祠建筑面宽10.78米,进深22.24米。整个建筑有非常明显的轴线布局,中轴线各厅皆为主题,轴线两边厢房为衬。从正门入堂,门楼共三间,其中明间2层,次间一层。门楼过后是一个3.5深的天井,天井两边是厢房,且左右对称。和门楼隔天井相望的是一进院正厅,正厅面宽三间。二进院又是一个天井。整个院落中轴对称,随着山势依次升高,形成了规整的平面布局。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香溪王家坝王氏宗祠

杜氏宗祠

  杜氏宗祠坐北朝南,原位于秭归县新滩古镇,屋前有一洼地,周围农田果林环绕,其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从杜氏宗祠的建筑风格来看,应属清代建筑。通面阔13.3米,通进深17.75米。四合院式布局,有门厅、堂屋各三间,厢房各一间。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砖墙承重。门厅内上方有燕子楼,六柱五间七楼牌坊式贴面大门。1938年底,湖北省图书馆因战争内迁,曾租用新滩杜氏宗祠(同时租用的还有新滩小学)作为省图临时馆址使用。1939年3月,省图从杜氏宗祠迁出,分别转移到三闾与恩施。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新滩古镇杜氏宗祠及墀头

郑韶年老屋

  郑韶年老屋,清代民居建筑,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

  郑韶年老屋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系砖木结构天井屋结构。老屋平面呈长方形,二进二层院落,建筑面积371平方米,环境面积881.05平方米。整个建筑由院落、厅屋、厢房、天井、堂屋、侧屋等单元组成。厅屋建筑高大,是较为典型的抬梁式木构架,用材大,做工讲究,类似庙宇、祠堂的作法。在厅屋入口上方建一燕子楼,相当于其他建筑的门檐,却做成歇山式,并有垂花柱。厢房与厅屋、堂屋围合成天井,用青石铺墁,较好地解决了排水与采光的功能需要。堂屋的木构架为穿斗式,间与间之间用木板壁隔断。山墙全为五花凤头山墙,高低错落,建筑高大,壮观气派。室内装修,门扇充满吉祥如意的色彩,二楼栏杆镂空为龙凤呈祥,柱顶石和门槛石有精细雕刻,整个民居烘托出富丽华贵。

  老屋的始建年代无法考证,据估计,应是清代乾隆时期所建。从《郑氏族谱》推断,老屋的主人应是当地有名的大盐商。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郑韶年老屋大门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新滩郑韶年老屋大门正上方燕子楼

郑万琅老屋

  郑万琅老屋,清代民居建筑,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

  郑万琅老屋建于6米高的崖坎上,依山势逐渐增高,厅屋较室外平地高1.5米。老屋为砖木结构建筑,规则的长方形平面布局。厅屋三开间,两层,一明两暗布置,采用七檩前后廊的形式。三架梁置于驼峰上,五架梁穿于前后金柱,为当地的典型作法。次间穿斗梁架,四柱三穿七檩。楼层的楼枋插于构架的大穿枋上。天井两侧厢房均为两层。堂屋三开间,同样是一明两暗布置。厢房和厅屋的二层面天井作骑马转角廊。厅屋明间与次间的分割用板门,明间一层通高,次间带楼层。此外,出墙用飞椽,屋顶用青瓦。建筑面积为375平方米。

  郑万琅老屋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墙面,一是木装修。老屋外墙粉刷灰色灰浆,山墙檐下粉白灰,并在转折处用白灰塑出岔角,构成墙面黑白相间的色调,使外墙醒目而有变化。风火山墙的脊饰,用灰和瓦层层叠出并高高翘起,使厚重的封火山墙显得非常轻巧。厅屋入口作立贴式牌楼门,门头叠涩出檐,各层叠涩砖下砖雕花卉,且翼角高高向上,顶面铺青瓦。老屋的木装修也有特色,门窗设计合理、栏杆采用宫式格芯,不用油漆而用桐油保留木材本色,透出纹路显得艺术。

  郑万琅曾是清末当地知名秀才,老屋讲究的做工、华丽的装饰都反映出当时主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

  

梦回三峡,秭归古建筑

 

  新滩郑万琅老屋大门

TAG标签: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