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品牌文化

一路行走一路歌 ​丝路文化传播者·肖云儒和他的丝路故事

时间:2023-10-30 18:47:53 来源:中国文化资讯网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一、谈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我对德意志民族首先要表示三个致敬,一是致敬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1873年给丝绸之路命了名。他分七条路线跑遍中国,写过《中国亲历和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研究,将这条贯穿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被世界接受。从而证明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世界性、人类性。

二、致敬另一位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思。他提出了轴心文明的概念,对东西方文化作了全球一体化的表述。他说,在公元前6百至8百年间,欧洲的希腊三贤、中东的犹太教、印度的佛陀、中国的先秦诸子,苏格拉底,耶和华,佛陀,老子孔孟,生卒相矩仅一二百年,就像同代人联袂升腾至历史宇空。那是思想大爆发的时代,是人类思想的突破期。他们提出一些思考的基本范畴至今依然是我们研究和谈论的对象。

雅斯贝尔斯说的文化轴心带在哪里?大约就在北纬25度到4 5度之间,就是之后贯通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区域,它属于北暖温带,适合人类生存发展。从这个意义上,雅斯贝尔思也是文化丝路的命名者。

三、致敬德国的汉堡。汉堡是欧洲第三大港。德国人称它为世界的大门,中国人称它为“远方的新家”。

汉堡港有146个桥吊,96个是中国制造的。汉堡港有1千2百个集装箱,9百个来自中国。海路主要来自上海,陆路主要来自西安。

也要感谢中国和西安。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者,是当代丝路的推动者。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去年,陆上丝路西安港发送5千多个集装箱,占中国对外发送总数的1/ 7。去欧洲很重要一个到达点就是汉堡。从那儿再转至欧洲大陆和波罗的海。

中德文化是东西方思维相异互补的典型,它们构成了人类文明相异而又互补的样态:

《丝路云履》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货殖分论坛上向各国来宾展示

 

《地球之虹》(中、意文)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货殖分论坛上向各国来宾展示

 

肖云儒先生有关“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部分著作。

一一这都是我们可以互补互惠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更多发育了自己的形象思维、寓想思维和灵悟思维,而德意志文化更多的发育了缜密的科学思维,精密的技术思维和严密的制造智慧。

中国德国、东方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思维特征有了充分交流的必要和交流的条件。根据李约瑟的科技史记载,德国学者莱布尼茨曾明确说,他研究计算机雏形时,采用二进位方式受到了中国太极阴阳的启发。

丝路精神、一带一路精神,我概括为“走出去谋发展”和“拉起手共发展”。就是说各国要发展都必须走出去,不能封闭自守。路,丝绸之路就是走出去,走出去才有博大的眼光。所以张骞回来被封为博望侯,十惠广瞻望,这里着眼的是胸怀和眼光。丝路排斥战争,排斥霸凌,也排斥恶性竞争。丝路发展的环境是和平,丝路发展的路径是合作,丝路发展的结果是共赢,丝路永远是和平合作的绿色通道!

肖云儒先生讲述自己的“丝路故事”

一路行走一路歌

丝路文化传播者肖云儒和他的丝路朋友圈

在很多人眼里,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的经历带有几许传奇色彩。年轻时,从事文学评论卓有影响。退休后,他成为丝路文化传播者,以古稀高龄,六次行走丝路,到过近40个国家,近百个城市,五万公里,写下了多部关于丝路的散文集。肖云儒告诉记者,十年行走丝路:“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散文,更收获了友谊。”深秋时节,记者走进肖云儒家中,也走进了他的“丝路朋友圈”。

01.中意文化学者,因欧亚彩虹桥而成为知己

肖云儒曾说,丝绸之路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大陆桥,他和意大利的梅毕娜教授都是这座桥的桥墩,一个丝路起点城市的文化学者,一个是丝路终点城市的汉学家,他们的友谊因为丝路而熠熠生辉。肖云儒告诉记者,梅毕娜是米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教授,她是意大利南部一个工人家庭的孩子,一直非常向往中国,很小的时候就申请到中国留学。在中国,曾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学习,也曾作为留学生代表登上天安门参观过国庆阅兵,参观过大寨,并在大庆见过王进喜,经历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梅毕娜1974年第一次造访西安,很快爱上了这座古城。

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年龄又相仿,同样都是文化学者,梅毕娜和肖云儒成为挚友。疫情期间,两人互致慰问,互相帮助赠送防疫用品。2021年,二人合著的《地球之虹》一书正式出版。这是两位中意两国学者对谈自已的人生和对方国家的一部书,是通过两个人的友谊谈丝路、谈中意交往的一部书。肖云儒说:“这是中意两位同代文化人人生的交织和心灵的交流,也是对丝路文化在各国人民心中人生与感情基础的开掘,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绝好印证。”俩人互相调侃,肖云儒说梅毕娜:“丝路是地球之虹,你是彩虹的一道光。”梅毕娜说:“你这些年多次跑丝路,在好多国家演讲、著文、出书,为丝路鼓与呼,不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道彩吗?”于是,这本《地球之虹》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也是肖云儒丝路朋友圈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02.那些丝路上的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儿

除了梅毕娜,罗马尼亚国家电视台的女记者玛丽娜也是肖云儒丝路朋友圈的好友之一。玛丽娜是罗马尼亚国家电视台《精英男女》(英译名)的主持人,她和自己的团队聚焦中国文化,希望完成中国文化丛书,所以选择了中国四个各具特色的城市——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前来采访拍摄。在西安,玛丽娜和肖云儒相识,肖云儒向玛丽娜介绍了西安厚重的历史历史文化,介绍了丝路的灿烂辉煌,在西安城墙之上,忆古思今,对比西安城墙和罗马城墙,还骑共享单车穿行西安的街巷,留下了关于这座城市的回忆。

何飞也是给肖云儒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朋友。他是伊朗德黑兰的导游,也是地道的中国通,第一次见面时就施以抱礼,开玩笑说“久仰久仰,阿拉上海人”,让人忍俊不禁。肖云儒说何飞中文水平很高,形象高鼻深目,高大帅气,为人幽默诙谐,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在德黑兰,何飞带领大家去他的一个好朋友家,访问伊朗家庭,何飞的这位朋友很喜欢收藏,收藏了很多中国瓷器和文物,朋友说很多都是通过海上丝路运输从波斯湾登陆,运送到德黑兰的,这让肖云儒印象深刻。

后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伊朗作为主宾国,而肖云儒作为中国作者和读者与何飞进行对谈,及至陕西筹备丝路春晚,肖云儒推荐汉语流利的何飞担任丝路沿线国家主持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延续了两人的友谊。

03.他乡听到了乡音,是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

在哈萨克斯坦“陕西村”见到东干协会会长安胡赛,难免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安胡塞作为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是“陕西村”第6任村长,常年为两国友好交往引线搭桥,资助留学生到陕西学习,也将茯茶、制砖机、饼干生产线介绍到哈萨克斯坦。肖云儒打开了“话匣子”:“他们的语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熟悉是语音,陌生则是因为他们保留了几百年前的词语,他们管饼干叫花馍,管政府叫衙门,公务员叫衙役的。他们也用陕西话唱‘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这么努力保存故土的语言,令人感动。这是对内心深处感情的挽留。

 

 

图说:肖老师将这张照片命名为收藏自己,埋头前行的老马就是他,目标是一泓墨池。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西安交大特聘教授。被誉为散文理论的先行者,西部文化的开创者,丝路文化的传播者。著作600万字,获国家省级奖20次。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委员,陕西政协委员,陕西文联副主席,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首任主席,陕西书协顾问,省参事室文史馆员。

 

TAG标签: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