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民俗

逐渐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时间:2019-04-08 09:52:48 来源:www.culturenews.cn 编辑:花未央 阅读:手机版

  咱今天聊聊北京的民俗文化。中国风小编虽说是地道北京人,但老一辈的北京民俗我还是在小时候的记忆中隐约想起一些。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老一辈留下的文化我们却知道的甚少。下面我带大家聊一聊我记忆中的老北京民俗文化。
 

  1.北京皮影
 

  早期的北京皮影分东西两派,现仅存的西派皮影其始形成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经路德成成立于1842年的北京祥顺影戏班、路福元的福顺影戏班、路耀光的德顺影戏班、以路景达为代表的另一德顺影戏班(1957年政府改造为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剧团,后更名为北京皮影剧团)及路海、路宝刚共五代传承。

逐渐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北京皮影形成时期长,表现手法独特,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表演、声腔、造型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北京皮影戏由于长期在京城以唱堂会为主,所以她的表演更突出细腻和夸张。例如影人的照镜子、流眼泪、梳妆打扮等,其表现手法都很细腻。而声腔吸收了昆曲、京剧、曲艺等北京地方剧、曲种的声腔、曲调,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进多种声腔曲调,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声腔艺术特点。造型设计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神态的塑造,注重人物着装在影人关节处连接的统一和衣饰冠戴的合理性。路景达创造性地将京剧脸谱融入皮影造型中,其造型典雅,色彩亮丽。在皮影界独树一帜,其作品被业内称之为“北京皮影”。

逐渐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随着老一辈北京皮影艺术家相继退休和逝去,北京皮影艺术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现北京皮影的主要传承者--北京皮影剧团没有自己的团址和固定的演出场所、市场模式化运作困难,由收入低而难寻合适的传承人,从而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
 

  2.北京童谣
 

  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她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份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宝贵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首首童谣记录下的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他们生活中的欢乐与喜悦。童谣最早出现在尧帝时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历朝官修正史中,以及杂传、笔记、小说等,都不乏童谣的记录。如反应八国联军进北京的童谣:庚子年,闹得凶,八国联军进北京。又开枪,又放炮,又杀老来又杀少。太后皇帝逃跑了,前门楼子轰塌了,百姓生活惨透了,国家江山谁来保?

逐渐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北京童谣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书面文献传承和口头传承。童谣在儿童口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童谣是人类口头文化的珍品,语言浅显,哲理性强,它积淀了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童谣是人民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生活,易于人们接受,几千年来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童谣总体来说属于民间谣歌,更具有民间文学的色彩。追溯童谣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人类文明初始的足迹。童谣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等。在创作过程中要合辙押韵包括双句押韵、句句押韵、每两句一押韵等押韵方式。
 

  童谣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价值、民族价值、教育价值。她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具有较强的感染渗透力量,是可挖掘、可借鉴的宝贵教育资源。
 

  3.老北京叫卖
 

  老北京叫卖是旧时京城从商活动的人们,在胡同、街巷等为推销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高亢的吆喝、婉转的叫卖调,字正腔圆,有韵有辙,悠扬悦耳,好懂耐听,是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体现,也是老北京民间文化的一种特色形式。尤其是老北京胡同中的百姓生活,是叫卖产生的土壤和环境。

逐渐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老北京叫卖突出了京味的特点。儿化音的大量运用,一气呵成吆喝出来的叫卖声,字、词、语句间透露出的鲜活,以及幽默、诙谐、好懂耐听的特性,广受市民欢迎。

逐渐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老北京叫卖记载了北京历史上的商品种类和推销手段,因其中有音乐、词律和民俗等诸多内容,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幅有声有色的京城风俗画,在民俗学和商业史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进行文艺创作的很好素材。
 

  目前在北京民间的各种文化演出中,老北京叫卖已经成为一种鲜活的表演形式,并吸引了一大批早年走街串巷叫卖销售的老艺人,如臧鸿、张振元、张桂兰、马松林、武荣璋、芦志东等,广泛开展传承保护和展示活动,使老北京叫卖声又重新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现老北京叫卖传人均年事已高,在技艺传承方面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以使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保存。

 

  4.北京评书
 

  北京评书是北方评书的主体,它形成于北京,盛行于京、津、冀和东三省等地。综观北京评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清初开创时期,代表人物王鸿兴,为北京评书开山之祖。清末民初奠基时期,代表人物双厚坪、潘诚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兴盛时期,著名人物有王傑魁、连阔如、陈士和等,此时名家辈出,杰作荟萃。解放后拓新时期,著名人物有袁阔成、李鑫荃、连丽如等。

逐渐消失的北京民俗文化
 

  北京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在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长衫。至上世纪中叶,渐渐变成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再固定。传统评书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人情事理为主。“古事今说,佐以评论”是评书艺术的重要特征,从论古而谈今,收醒世之效果。评书贵在“评”,精在“评”。可以说,以北京评书为代表的中国评书艺术,是最具中国民族特点、最富中国审美特色的艺术类型之一。
 

  目前北京评书发展堪忧,随着老一辈评书名家的逝去,书坛后继乏人。同时,市场模式化运作困难、书场演出已近消失、渐渐淡出电视,仅有广播评书、电子评书还在勉力支撑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北京还有很多民俗,今天说先给大家介绍这些。在小编我小的时候,胡同里还能听到些叫卖。
 

  1、卖西瓜的吆喝:“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哎!”

  “吃来呗弄一块尝,这冰人儿的西瓜脆沙瓤儿;三角的牙儿,船那么大的块儿,冰糖的瓤儿;八月中秋月饼的馅儿,芭蕉叶轰不走那蜜蜂在这儿错搭了窝;沙着你的口甜呐,俩大子儿……”

  “吃来呗闹块咧,哎杀着你的口儿甜咧,两个大子儿咧,吃来呗闹块尝啊。”

  “我的西瓜赛砂糖!真正是旱秧脆沙瓤。一子儿一块不要谎,你们要不信请尝尝!(白)你们吃啊!”

  2、卖雪花酪(土制冰淇凌)的吆喝:“你要喝,我就盛,解暑代凉的冰激凌!”

  “冰儿镇的凌嘞雪花酪,让你喝来你就喝,熟水白糖桂花多!”

  3、卖切糕的吆喝“小枣——切糕”

  4、卖瓜子的吆喝“五香——瓜子”;

  5、卖鲤鱼的吆喝“活鲜——鲤鱼”;

  6、卖糖三角的吆喝“三角——炸焦”;

  7、卖驴肉的吆喝“香烂——驴肉”

  8、卖饽饽的吆喝“硬面儿——饽饽!”

  9、卖菜的吆喝“香菜辣蓁椒哇,沟葱嫩芹菜来,扁豆茄子黄瓜、架冬瓜买大海茄、买萝卜、红萝卜、卞萝卜、嫩芽的香椿啊、蒜来好韭菜呀。”

  “香菜、芹菜辣蓁椒、茄子扁豆嫩蒜苗、好大的黄瓜你们谁要,一个铜子儿拿两条!”

  “香菜呃辣青椒茄子扁豆硬蒜苗,顶花的黄瓜白花的藕呃,卖扁豆西红柿挂霜的架冬瓜呃,饶香菜嘞韭菜嘞,卖栗子味的面老倭瓜呃,卖马蔺韭菜嘞,卖萝卜胡萝卜便萝卜香椿嘞,涮儿的韭菜嘞……”

  10、卖馄饨的吆喝“馄饨喂--开锅!”

  11、算卦的吆喝“ 算灵卦!”

  12、乞丐的吆喝“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13、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小玩艺儿赛活的。”

  14、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15、卖糖葫芦的吆喝“葫芦儿--冰塔儿”

  中国风小编希望以后的北京四九城,还能听到这些记忆


TAG标签: 民俗文化
反馈